1、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有些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对文物过度利用,甚至为建设旅游景区而损坏文物。
消失30年后,小灵猫重现浙江,得益于此次布设的红外相机所作的影像数据回收。之所以能够在乌岩岭拍下小灵猫的行踪,一方面跟这里的保护环境日益改善有关。通过我国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如今我们国家的大地更绿了。
不过现在在人为有意识的保护之下,小灵猫的种群数量逐渐的开始恢复。
小灵猫的栖息地往更深处,远离人类及人类活动地区迁移,小灵猫渐渐消失在人类视野中。在小灵猫消失了30年之后,这个动物在2020年11月5号首次进入人们视线。
灵猫属于国家二级重点野生动物,被列入了濒危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录,主要是在夜间活动。现在发现了,对于野保局站长来说,这是需要对这只灵猫进一步观察和救助,等到康复的时候再放回归大自然。
小灵猫喜欢幽静、阴暗、干燥、清洁的环境,比大灵猫更加适应凉爽的气候。多栖息在热带、亚热带低海拔地区,如低山森林、阔叶林的灌木层、树洞、石洞、墓室中。
近日,浙江温州泰顺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队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这是浙江省野生小灵猫的首笔影像记录,这个在浙江消失30多年的神兽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小灵猫又叫做:七间狸、斑灵猫、香狸,属于灵猫科,小灵猫属。小灵猫活动的时间为晚上和凌晨,白天躲起来休息,这一习性与家猫相似。小灵猫的主要食物是老鼠,青蛙,鸟类以及昆虫,偶尔也会进食一些水果。
这是浙江省野生动物小灵猫的第一个影像记录。
小灵猫大多在晚上或是清晨出没活动,是独居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心性胆小,但却很机敏,行动很灵活,善于攀爬、会游泳。食性较杂,主要都是使用些昆虫、鼠类、青蛙和鸟类,偶尔也会吃些水果。
在浙江温州泰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团队通过红外线的相机拍摄到了一只小灵猫,它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上一次拍摄的时候还是30年之前,这么多年,它安然无虞,真是让人开心极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欲望的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