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小学的历史(莫国夫讲座深度课堂)

2023-07-11 3:54:06 最新知识 小毕

浣纱小学的历史

1、月,浣纱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月”活动开始。2005年,1月,浣纱小学首届“班主任广场”活动开幕。浣纱小学“未来之星”电视台制片播出“美丽的我”班主任广场专辑。3月,绍兴市教研室莫国夫老师,诸暨教研室翁晓芳老师来校指导教学工作。

如琢如磨,玉汝于成

在二年级级段领导徐兵校长的帮助下,在尽可能不耽误二年级学生上新课的情况下,参与试课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平时组织公开教学的五楼会议室,开始试课,一个班试讲结束,换个班再试,就这样经历了一磨二磨三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也形容文采好,有修养。后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一个成语,意思如下:指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像把玉石雕琢一样,经过反复打磨,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课文整合提升的教学尝试和“学教反转”的课堂掠影

月20日,上了课题课,关于单元整合的课题课,我把第四单元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15课凡卡统整到一起,上了一节整合提升课。 需要说明,在单篇教学中,单元目标基本得到落实,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整合提升。

当然,课本中的很多插图需要学生有审美知识储备,这时候就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观察插图,在文字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赏析文本上的插图。

我认为,熟悉教材是基础,一方面它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后一个环节的前提;“欣赏”的目的是认识原插画,在“破”中求“立”;翻译理顺课文是为理解文意和集体创作新插画服务的,新插画应该整合课文的大体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