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米稀饭煮40分钟左右即可。大米淘洗干净浸泡10分钟,锅里放入米和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慢熬30分钟,约隔7-8分钟用勺子搅动一下,以防溢锅或糊锅。使用普通锅具熬煮大米粥,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够熟透。
浸泡 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且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面转,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浸泡改变生米内部的水分含量。浸泡后淀粉颗粒膨润,颗粒间隙明显增大,降低糊化温度的同时,为充分糊化创造好条件,缩短熬粥时间。影响水分含量的还有水米比例。一般熬粥的水米比例在10:1,可据个人喜好调整。
煮前米泡半个小时,煮时倒入开水就行了。 建议你刚开始先给宝宝喝点粥水,慢慢地由稀到稠,粥水喝10天左右,稀粥喝10天左右。从细到粗,菜水―菜泥―碎菜。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
开水下锅你是不是煮粥从来都是冷水下锅,因为这样可以使得米在锅里时间久,所以煮熟快,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水开再下米才是更好的办法。
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不仅能缩短熬粥时间,还能使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浸泡:浸泡半小时,煮出来的粥又软又糯,煮粥前应该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待到米粒泡发泡涨,再下锅开始煮。
开水下锅:一般人普遍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做法应该是用开水煮粥.水开后,再把米下锅就不会出现糊锅底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换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
开水下锅,一般煮粥时都是冷水,而真正的好方法却是用开水煮粥,冷水煮了粥要糊底,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他比冷水煮粥更省时间。
根据份量,首先准备好大米。把大米淘洗干净,放入电饭煲的内胆中,加入适量的水,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白糖。然后把电饭煲的内胆放入电饭煲中。接下来盖上电饭煲的锅盖,给电饭煲通电,选择煮粥功能。
煮粥前,先将米洗干净,用冷水浸泡30分钟,让米粒充分膨胀,再煮粥。这样可以缩短煮粥时间。如果用到豆类,浸泡的时间还要长些让豆子充分膨胀,才可以与米同步熟。煮粥时,先将水煮开,再将浸泡膨胀的米入锅煮。
要想使粥粘稠,必须开水下米,以使粥锅内水保持沸腾,盖上锅盖到文火熬20分钟时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煮粥前,可以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膨胀。
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要想使粥黏稠,就必须尽可能让米中淀粉溶入汤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加速米粒与锅壁和水间的摩擦,因此,必须开水下米,以使粥锅内水保持沸腾。
如果想再粘稠一点,那需要加一点点食用碱或者小苏打,会增加粥的粘稠度。但加这两样会破盐食材的中的维生素,如果介意的话就不要加了。技巧4:沟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