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琦 圆明园的毁灭 写作背景是什么 (园明圆的毁灭的背景资料)

2023-10-07 21:12:09 最新知识 小毕

王英琦《圆明园的毁灭》写作背景是什么?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课文。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

1、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

2、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

3、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割地求和的困境。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占领北京,并烧毁了圆明园。这场惨烈的事件被称为“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庆祝八十寿辰而修建的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

4、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

5、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6、它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圆明园毁灭历史背景50字注意是背景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

清朝末年,国势日渐衰落。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就没有英法联军攻打北京的八里桥之战和火烧圆明园的事情,也没有清政府虐待和杀死夏巴礼及其卫队的事情。一步错,步步错。英法特权不遵守他们自己的“国际法”,蛮不讲理,引起了昧于世界大势的清政府的过激而愚蠢的行为。

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割地求和的困境。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占领北京,并烧毁了圆明园。这场惨烈的事件被称为“圆明园的毁灭”。

发表评论: